4月,沙特、俄罗斯等多个欧佩克+成员国意外宣布减产石油。但数据显示,目前所谓的减产的迹象寥寥无几。
就拿俄罗斯来说,即使其在4月宣布三个月内将减产50万桶/日以反制裁七国集团,俄罗斯的实际原油装运量不降反升。
而精炼油的出口方面,流量的确有所下降,但仅呈小幅跌势,甚至波动略低于第一和第二季度之间的正常水平。
根据外媒船舶跟踪数据,在截至5月21日的四周内,俄罗斯港口的原油运输量比2月同期高出48万桶/日以上,而2月份是俄罗斯减产的起始月。
分析公司Kpler也发现,俄罗斯的原油运输量在走高,同期增加约32万桶/日。
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,所谓的减产似乎并未成真。
相反,近期俄罗斯港口原油出口量比去年最后四周增加了100多万桶/日。
之所以用港口数据来对标俄原油出口走势,是因为自宣布减产以来,俄罗斯原本由管道运输至欧洲几个国家的原油,皆已转移至海路运输。
不过,这些管道流量早在4月前就已经下滑了。
德国今年停止进口俄罗斯的管道原油,波兰也于1月切断与俄交易。但自2月以后,管道流量一直保持稳定趋势,而海运流量稳步攀升。
那么,如果俄原油流量没有下降,所谓的减产是否指的是精炼油出口量下跌?
Kpler统计的俄罗斯港口每周运输量显示,从3月26日起,俄精炼油出口确实从约350万桶/日的峰值骤降,截至5月21日结束的一周,已跌100万桶/日。抛开极端因素不谈,实际每天的降幅达到了60万桶。
这个数字虽然看起来很庞大,但是由于今年第一季度俄罗斯成品油出口一路走来并不顺利,年初禁令生效导致暴跌后又于3月急剧反弹至峰值,因此3月底至5月底的出口量回落实属正常现象,并不能说明是联合减产的直接效应。
(数据来源:彭博社)
鉴于西方制裁初期俄原油流量波动剧烈,或许季度的平均流量更具参考意义。
从这方面的数据来看,今年的成品油出口没有出现异常的下降,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前七周之间的平均产品流量减少仅为12万桶/日左右。对比过去五年同期的平均近16万桶/日的降幅,差距并不是很大。
综上所述,至少从俄罗斯原油及精炼油的出口波动来看,减产“威力”并未真正显现。究其原因,可能是把原油运到炼油厂进行加工,再把加工出来的产品出口海外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,产生了延迟效应。毕竟,俄罗斯的石油加工厂与2月份相比削减了产量。
但无论如何,自宣布减产已有两个月时间,就算俄罗斯已经削减了产量,油市目前却没有感受到任何影响。